主页 > 官网imtoken安卓版 > 中国第一批股票交易员都一夜暴富了吗?

中国第一批股票交易员都一夜暴富了吗?

官网imtoken安卓版 2023-11-30 05:07:41

电视剧《大时代》中有这样一幕: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看着暴跌的股市,一脸惊恐,故作镇定,说出经典台词:“不要”别怕,这是技术调整。”

19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试运行股市。随着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在上海静安开业,像丁蟹一样的疯狂在上海蔓延。

那个时候,没有高大上装修的证券交易所,也没有每秒自动刷新的股市大屏幕。经纪商一个个架起简陋的柜台,看上去和菜市场卖肉的没什么两样。投资者举起交易单冲向柜台。

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人已经身家数亿,有的人却一无所有。

先生。鲁迅有句名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让人佩服,不是一个敢吃的勇士吗?”那么,第一个敢用真金白银冲进股市的人,自然是勇士,肯定有事。

号称“中国第一大股东”的杨怀定,曾有过惊人之举。他来到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简单地说:“有多少个股票,有多少个在售?我都想要!”

一句话震惊了上海滩。

他的傲慢不是因为无知者的无畏,而是因为他敏锐的投资意识。早在国内股票出现之前,杨怀鼎就通过投资国债成为百万富翁,人称“杨百万”。他来炒股,可以说是个大胆的艺术家。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第一批投资者中,还有一位用哲学指导股票交易的专家——他是博士李志林。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师从当代著名哲学家冯琦。

普通人想象中的哲学博士应该是喝露食无一丝红尘的作风。它们是与海洋中的投资掠食者完全无关的两个物种。而李智霖却将象牙尖顶的知识,应用到了铜臭味的地方。

这种风格迥异的跨界,动机很简单,就一个字,穷。有一次,他去香港参加一个哲学界的国际会议,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齐聚一堂。中午会议暂停时,主持人宣布会议期间的所有午餐将由他们自己处理。其他国家的学者从容离开会场,中国大陆的学者却在会场门口排起了长队,等待主办方发放午餐费,因为他们没钱。

当李志林与满是银线和书籍的国内哲学领袖排队领取微薄的午餐费时,他深感悲痛。他们明明财力雄厚,却只能等着有人帮忙。这个差距直接摧毁了他自以为是的冷漠。

于是,李志林一手拿着哲学辩证法的法宝,一手拿着家里的积蓄走进了股市。而且,他很快就成为了上海股市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不过大家都恭敬地称他为“大人物”,不仅是因为他赚了很多钱,还因为他写的股票评论很有哲理,文笔精巧。

当时的股市,没有分析师,也没有投资经理,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大叔站在交易所门口聊天交流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街头股市沙龙。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位于广东路的万国证券黄埔分行。人们整晚都在谈论股票,以至于他们甚至无法开车。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投资者甚至会把自己买股票的经历写下来发到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博士撰写的股票评论。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成为大佬中的大佬。

他用自己丰富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知识来判断股市的走势,知道如何从新闻中提取重要信息,这远远超出了当时许多批评泥腿股的人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成为大投资人后,他并没有灰心,还在为广大散户发声,还教会了他“打倒诈骗线”和“超限战”的绝招”。 ,这样大部分的韭菜就没有那么绿了。

现在李智霖再也不用在会场门口尴尬地等待别人来救他了。他是场内最大的老板。他从哲学系跳槽到经济与管理系,成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除研究工作外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每周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专栏股评。在中金公司网站上,他的股票评论总数已达2亿条。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做过股票,你一定读过他的文章。

几十年来,中国股市经历了2005年人人发家致富的2015年,数以千万计的散户资金瞬间消失的2015年。很多人来过,迷失过,离开过,但李志林还在,站在股市没有跌倒。他的哲学博大精深,他不会骗我的。

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像杨怀定和李志林那样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有的人凭着孤军奋战的勇气,相信自己不会再穷下去了。

李森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工人阶级家庭,有六个弟弟妹妹。 12岁那年,父亲因逃税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全家靠母亲40元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为了谋生,他每天放学后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去菜市场捡菜皮……

如何摆脱贫困和困境,成为李森日夜思考的问题。 1980年代,机会终于来了,国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在他家对面开了。每天柜台前都挤满了人,议论着股市,空气中似乎弥漫着金钱的味道。

在自家门口卖西瓜的李森发忍不住了,悄悄问一个吃西瓜的股民:“农一天能赚多少钱?”男人回答:“几千块钱。”这种轻描淡写,让李森目瞪口呆。这么多钱,要卖多少西瓜才能赚回来?

赚大钱的想法让人抓狂。他立即回到家,拿出床底的五万块钱,买了当时最红火的“小飞乐”股票。

都说,“站在风口,猪会飞”,这句话用在李森发身上很合适。当时整个股市只有八只股票,而且都是经过国家精挑细选才能上市的。很难买到亏损的垃圾股。而且,改革开放的东风正吹遍大地,这一历史性的巨大利好让股价只涨不跌。

几个月后,“小飞乐”的股价翻了好几倍。李森发一举赚了7万多元。他立即拆掉了自己的西瓜架,开始专心研究股票。这可能不是由于冲动。毕竟一套北京四合院才5000多元。

像李森发一样,有很多投资新手,一边看着别人赚钱一边冲入市场。他们可能根本不明白股票是怎么运作的,但是当他们看到交易所门口排着长队时,他们会忍不住加入进来。

老股民老王还记得,当他听说股票可以赚钱的时候,就赶紧去静安区排队。付钱时,他被身后涌动的人群紧紧地挤在柜台上,一周后他的胸口一直疼。

随着股市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股票交易已经成为一种技术性的工作,而不是一种挤来挤去的体力劳动。投资小白赚钱越来越难。初中毕业的李森发对此深有感触:

“过去股市涨跌一起,很好,但是今天的股市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那些庄家的诡计越来越神秘,让人不知所措。如何从报纸上分析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又如何通过公司财务报表的线索来判断一家公司的业绩,真是伤脑筋。”

既然看不懂也玩不了,还是直接退出竞技场吧,注意安全。毕竟,小白可以玩一时像股票这样的危险游戏,但很难一直玩下去。

但能走出股市的人太少了。投资人都知道一句话:“胜者欲多,死者欲翻书,逃不掉。”

老投资人杨卫国的故事最让人唏嘘。和杨怀定一样,他也有投资的天赋。他早年卖国库券和外币,后来卖邮票和硬币。所以,很自然,沪市一开盘,他就第一个入市。

这几年,他如鱼得水。 1994年是他的巅峰,总身价达到3000万。那时,静安区的房子才10万元左右,他可以买几百个扔掉。但杨卫国并不满足。这3000万来得太容易了,像个吹泡泡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想吹得越来越大。他想成为亿万富翁。

很快,期货市场也开盘了。杨卫国听说期货更容易赚钱。于是,他转身,进入期货市场,买入了319只国债。不幸的是,中国证券业知名公司中国经济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决定做空期货,杨卫国以148元买入。双方真金白银大战,“仲景开”降价,杨卫国买多; “仲景开”一路打压,杨卫国不悔,一路买多。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价格就下跌了8元,跌至140元。杨卫国的3000万元彻底赔光,彻底沦为穷光蛋。而这次大规模的“319”事件,直接导致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网上交易。

通常情况下,杨卫国不会花钱大手大脚。即便身家3000万,他每天都骑着破自行车去交易所报到。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总是有一碗酸菜面过世。有投资人嘲笑他:“赚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吃这个?”

他的回答很开明:“吃得好有什么意义,拔出来不全是屎?”或许,对他来说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奢侈的生活并没有多少乐趣,但乘风破浪在股海的风风雨雨中更刺激更高。

对于像他这样想要一分钱一分货的人来说,一个月输掉3000万,彻底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他疯了。现在他身无分文,妻子分居,精神失常。他经常出现在静安区的公园里,衣衫褴褛,衣冠不整,自言自语,就像《龙八部》结尾的慕容复。

从价值3000万的上海滩掠食者到疯狂的公园流浪汉,上海还有一个都市传奇见证了这一切。

红绿绿的股市,能让人实现梦想,送人上路。一些老投资者回忆交易所大房间里的情景:每一次,每个人都会找出谁失踪了。去打听才知道,仓库爆炸时有人跳楼,也有人为躲债而失踪。许多人在前一天成为一夜暴富的赢家,在后一天成为输家。

用这位老投资者的话来说:“这是一台裸绞肉机。”

然而,像杨怀定、李志林、李森发这样一夜暴富的传闻还在。遍布上海。上海一下子变成了“魔都”,股票狂人的“魔都”。

每天都挤在各大交易所的门口。穿红背心的人是交易员,不穿红背心的人是投资者。所有人都觉得,只要能挤进红背心,给他下单,就能发大财。

他们挤在一起,情绪随着股价波动,他们的命运是上帝随机决定的。

但付出一切的不是投资人,而是每天中午蹲在那里卖盒饭的小贩。